
1 一般技术要求
1.1 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
1.1.1海拔高度 不超过
1.1.2最湿月平均相对湿度 90%
1.1.3最高环境温度
1.1.4最低环境温度
1.1.5地震烈度 6度
水平加速度:
额定交流电流:5A/
额定频率:50Hz
额定直流电压:220V
2装置功能要求
2.1总的技术要求
2.1.1装置与用户设备连接的控制或信号输出应采用机电式无源接点。
2.1.2在雷击过电压、一次回路操作、开关场故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,在二次回路操作干扰下,装置不应误动作。
2.1.3电网电能质量越限事件告警信号、装置异常告警信号,除装置本身有LED指示外,应提供告警接点给用户的报警装置。
2.1.5当装置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,直流电源回路应采用直流型双极快速小开关,并且有合适断流能力及指示器。
2.2装置的具体技术要求
2.2.1设备结构,参见FST-DZ202、DZ203
2.2.2 监测功能
序号 |
项 目 |
基本功能 |
1 |
电压偏差 |
√ |
2 |
频率偏差 |
√ |
3 |
三相电压、电流不平衡度、负序电流 |
√ |
4 |
谐波、谐波相角、谐波功率 |
√ |
5 |
闪变(满足IEC 6 |
√ |
6 |
电压波动 |
√ |
7 |
电压暂降、暂升、短时中断并且有事件有效值记录功能 |
√ |
8 |
各种指标越限报警、事件记录功能 |
√ |
2.2.3 通讯接口
在线监测设备应具备RS485/232、以太网接口,应该具有高效压缩文件传送和断点续传的能力,并支持本地计算机连接。
监测设备应具有对诸如其时钟、系统基本数据的重新设置、更改、删除功能,能够就地进行参数设置,并具备远程调阅和配置装置参数的功能。
2.2.5 统计功能
监测设备应具有相应国家标准要求的统计功能,要提供各项指标最大值、最小值、95%概率值、平均值。
2.2.6记录存储功能
设备记录的时间间隔应可设置,最小时间间隔不大于3分钟;在最小记录时间间隔下设备应能够存储不小于24小时的测试数据(短时间电压闪变Pst和长时间电压闪变Plt测量周期分别为10分钟和2小时)。监测设备的存储记录至少保存30天,之后可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更新
3 柜体技术指标
3.1柜在结构上应符合IP40防尘的要求。
3.2柜应前后开门,前门应配置带锁、带玻璃的单开门,门轴在左侧(面向玻璃门);后门为带锁的双开门;门在开闭时,不应造成装置误动作。柜底部有可封闭的电缆孔,柜前正面底侧设置一试验孔。
3.3柜内应有适当的照明灯。电源为AC220V,灯与门联锁。
3.4每块柜应装有截面不小于
3.5柜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、耐潮湿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多股铜线,一般控制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.5平方毫米。TA、TV回路的控制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.5平方毫米。绝缘电压水平均不应低于1000V。
3.6导线应无损伤,导线的端头应采用压紧型联接件。投标人应提供走线槽,以便于固定电缆及端子排的接线。
3.7电流回路用OT试验端子,电压回路用凤凰试验端子,其它用凤凰端子。柜内端子排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
3.8柜外形尺寸